第七十九章 《收获》-《溯流文艺时代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……
    过小年的前一天,于东去了一趟《收获》杂志社。
    因为没有直达的公交,他只能提前下车,随后抄近路穿过四明邨弄堂,到钜鹿路上。
    上沪弄堂的生活情调,在这四明邨里就可窥一二,一路上可见不少在晒太阳的老头老太太。
    无一例外的,他们脸上都带着温和的笑容。在四明邨这样的地方,笑容实在不算什么奢侈的东西。
    穿过弄堂,不一会儿于东就到了上沪作家协会中心。
    复古的大门正敞着,旁边的瓷砖墙上挂着一个个牌子,上面写着《收获》、《萌芽》等字样,这些都是上沪作家协会的下属单位。
    “侬找谁?”
    于东刚盯着牌子看了一会儿,一个老大爷就跑了过来。
    每个单位总有个门卫老大爷,而每个门卫老大爷又好像都风格差不多,就如同是经受过统一的培训一样。
    “我去《收获》,之前约好的。”于东笑着说道。
    大爷听于东口音是本地人,也就没有为难,点了点头,“你自己可认得路。”
    “认得,我自己进去就行。”
    这不是于东第一次来作家协会,《收获》的办公室他也知道在哪儿。
    对于东这代人来说,从小就是看《收获》、《萌芽》等杂志长大的,这里是他们心中非常向往的地方,说是“圣地”都不为过。
    要是走过钜鹿路,肯定要往里面瞅上几眼,即便不能进去,就那么看上几眼,也能感觉到自己距离文学殿堂更近了。
    虽然于东不是第一次来了,但是这里的环境依旧让他感叹,从入口进去就是一道宽敞的走廊,再往里走,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起来,一片复古的院子就豁然出现在眼前。
    正前方过去,矗立着一座线条细腻的普绪赫雕像。这座雕像,也恰能代表整个庄园的整体风格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