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章:办学-《大明:我有无数生活技能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“大明有规矩,普通人是看不得兵书的。”
    张洛发现自己犯了蠢。
    在古代与兵务相关的东西一般人是不能碰的。
    张洛笑了笑说道:
    “我主要有些无聊,想找些书看看,兵书我最感兴趣。”
    张洛又转头对三爷说道:
    “三爷你之前说我们卫所是有学堂的吧?”
    三爷放下筷子,说道:
    “嗯,村口那间屋子原本就是学堂。”
    “不过太久没人用,已经破旧了。”
    张洛接着问道:
    “那学堂里应该有些书吧?”
    三爷说道:
    “学堂的书都收到我屋里了,平时都没人看。”
    “怎么你想借那些书?”
    张洛点了点头,穿越到明朝现在快一个月了。
    张洛一本书都没见到。
    算是感觉到了古代普通人学习的困难。
    先不论一个家庭供不供的起人读书。
    单单高昂的书价就让大部分知难而退了。
    在书籍印刷已经成熟的大明朝。
    书包的单价依就昂贵。
    像三爷家这种家里有地的人,饭都还没吃饱。
    哪有闲钱有买书啊。
    张洛之前问过三爷,明朝的科举以八股为主。
    考四书五经,比前朝宋的门槛要低很多。
    可单单一小本《孟子》就卖3-6钱银子。
    这还是因为福建是印刷大省。
    有惠民政策存在。
    6钱银子足够买一大袋大米了。
    太平时期,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不过三四两银子。
    买齐全部四书五经,就接近一整年的收入了。
    书本的溢价程度可想而知。
    看到三爷有些犹豫,张洛说道:
    “三爷,这些日子,荒地开垦的差不多了。”
    “教书的事情我可以帮忙。”
    “我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才子,但还算认识几个字。”
    三爷杵了杵拐杖,说道:
    “你打算把卫所的学堂再开起来?”
    张洛点了点头,说道:
    “有这个意思。”
    所谓卫所学堂,就是卫所里的学校。‘
    是太祖洪武皇帝亲自下旨,在各省卫所办起卫学。
    卫所学堂间也有区别。
    像福州的卫所学堂,单读生就有30人。
    还不计算附读在学堂的人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