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没有办法的司马越只能待在城里吃饭睡觉搞娱乐活动,没有办法的刘聪却跑到了嵩山去祭祀以祈求上天保佑早早攻克洛阳。 司马越的机会再次来临,他趁机命令部队攻打留守的匈奴汉军,斩杀大将呼延朗,安阳王刘厉因战败跳洛水自杀。 少且弱的晋军又一次打了个大胜仗。 上天没有眷顾刘聪,面子算是丢到家了。 刘聪很无助,连续两次败仗之后,军队已经没有了斗志,无法再战,再待下去,等待他的只会是彻底失败的结果。 但此刻,刘聪不敢回家。 是自己坚持留下的,一直企盼着胜利,可迎接刘聪的却是再一次的战败,损兵折将!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,虽然打了败仗,但刘渊很心疼,兵死光了可以再招,儿子却是要平平安安回家的好。 于是,刘渊再次下达了让刘聪撤军的命令。 如救命稻草一般,已经到了不得不撤的地步的刘聪没有犹豫,接到命令的那一刻,感叹了一声“到底还是爹亲!”背上早就打点好的行装,回家。 但撤军的道路并不平坦,司马越派大将薄盛率兵追击,晋军经过两次胜利后,终于敢出城野战了,这一次不再是偷袭。而是硬碰硬的正面战斗。晋将薄盛赶上了王弥的军队,双方在新汲展开会战,王弥战败。 连败三阵的刘聪,终于无可奈何地灰溜溜地回家了。 在战争中起到决定作用的永远是人的因素,数次胜利之后的晋军终于建立起来了信心与勇气,靠着这些信心与勇气的支撑,他们终于敢于和如狼似虎的匈奴骑兵正面交锋并取得胜利。武器,不是问题;体质,也不是问题。无数次的失败,问题就在于我们一盘散沙的人的心上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