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3.立国-《泣血征程之五胡乱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关于“共主”这个词的意思,是很有讲究的。共同的主人,但不是真正的主人。就像元朝末年的小明王,天下红巾军的共主,朱元璋、陈友谅都是他的臣下,但小明王绝对指挥不动他们俩。朱元璋和陈友谅该怎样就怎样,想怎样就怎样。名义上我们跟着你一块干,出了什么事大家相互之间也好有个照应,实际上各干各的,真有个三长两短,千万别来找我。这就是共主。但是如果实力足够强,那就另当别论了。

    在这里,请注意那个叫石勒的人,我们将在以后的篇章对他进行详细的讲述。在中国,开国的君主有很多,出身各不相同。但是,从奴隶的身份能够登上皇帝宝座的人,只有一个,那个人的名字就叫石勒。

    绝好的励志故事:今天的你,必然没有比奴隶更卑贱,可是,明天,你可会比石勒更成功?

    此时此刻,对刘渊而言,还差什么呢?行动。很多时候,行动不用等到一切都准备就绪的时候才开始,但是,当一切都准备就绪的时候,就必须要采取行动。只有行动,才能让我们从平凡走向辉煌。才能让我们即使茫然,也会在前进中逐渐找到方向,走向成功。

    刘渊的行动是果断且迅速的,向北,他命令王弥、石勒等人攻取河北各郡县,向南他曾一度攻入西晋重镇许昌,其兵锋甚至进抵至西晋的首都洛阳城下。

    与征战的胜利相伴的是疆土的扩张和实力的迅速提升,到了308年,很有些膘肥身健的刘渊再也按耐不住对皇帝宝座的觊觎。族人很热望,晋国很疲软,不能再等了,刘渊有些迫不及待。

    308年十月,刘渊在左国城正式称帝,国号“汉”,大赦境内,年号“永凤”,是年为永凤元年。以大将军刘和为大司马,封梁王,尚书令刘欢乐为大司徒,封陈留王,御史大夫呼延翼为大司空,封雁州郡公。宗室以亲疏为等,悉封郡县王,异姓以勋谋为差,皆封郡县公侯。

    刘渊很高兴,终于当了皇帝了;亲戚们很高兴,皇亲国戚,不比一般;大臣们也很高兴,立国建业,开国从龙之功算是坐实了,荣华富贵总算有了着落。从此,不再是跟着造反者刘渊走,而是跟着皇帝刘渊走。同一个人,只是因为不同时期的身份不同,区别却是本质的。

    第二年(309年),当了皇帝的刘渊把都城迁到了平阳(之前迁过一回,从左国城迁到了蒲坂),因为有人告诉他平阳天象昌盛,据平阳,三年必克洛阳。

    洛阳是晋国的国都,攻占洛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意味着晋国的灭亡,诱惑不可谓不大。刘渊带着部众,裹起毡包,赶着成群的牛羊,就迁了都了。

    迁了都的刘渊迫不及待地准备着攻占洛阳的战斗。只是,直到刘渊去世都没有看到匈奴骑兵马踏洛阳的盛况,恰恰相反,他的军队在洛阳城下屡次败北,裹足不前。当然,此刻的刘渊还不知道这些,满脑子都是一统天下的梦想,并为了这个梦想积极地努力着。

    就是这样,我们从来都是为了美好的愿景拼尽全力,没有人为了失败的结果而努力奋斗。哪怕只有一分的希望,那就是我们力量的源泉。天象固然是假,可带给刘渊的希望却是实实在在的。刘渊都照做了,只为了那个一统天下的梦。

    人若是交了好运,喝口凉水都能长出二两肥肉来。当年的四月份,正当刘渊为伐晋大计思虑万分的时候,晋国的左积弩将军朱诞前来投奔。在中国,我们常常称那些抛弃了祖宗,背叛了祖国和民族的败类为“汉奸”,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,这种人最可恨,比那些明刀明枪的敌人更让人仇恨,危害也更大。说的就是朱诞,刘渊还没有发问,朱诞就迫不及待地详尽陈述洛阳守备薄弱状况,劝刘渊趁机发兵攻打,并且,愿为先锋。
    第(2/3)页